輔仁宗教研究第33期
輔仁宗教研究第33期
主題:宗教學術教育
簡介:從1988年輔仁大學創立宗教學研究所開始,宗教研究在臺灣高等教育場域的建立已經有將近三十年的歷史。1999年宗教學研究所在政治大學的建立,也打破了宗教學術教育在國立大學的教育系統中缺席的局面。宗教研究成為大學的系所,意味著宗教作為研究與學術教育之對象的價值得到肯定。
第三十三期 目次
| 專題論文:宗教學術教育 | |
| 台灣宗教研究的當代處境與發展前景 | 1 | 
| 蔡彥仁 | |
| 台灣學校教育中的宗教課程 | 21 | 
| 鮑霖 | |
| 一般論文 | |
| 元代佛道辯諍探微:以《大元至元辯偽錄》為主之討論 | 41 | 
| 劉韋廷 | |
| 同歸而殊塗—王船山義理學對於佛道之詞斥與會通 | 71 | 
| 李瑋皓 | |
| 博學多聞,慈悲喜捨,盡孝護戒:中國當代第一比丘尼「隆蓮法師」略傳 | 99 | 
| 黃曉星 | |
| 從外推策略看第三千禧年天主教本土化 | 127 | 
| 沈清松 | |
| 林國平著《籤占與中國社會文化》評介 | 145 | 
| 蘇慶華 范正義 | |
| The Paul Debate: Critical Questions for Understanding Paul | 153 | 
| 謝樂知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