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6學年外國學者講座

106學年外國學者講座---Gerald McKenny(麥可寧)教授(美國聖母大學教授)

 

一、活動緣起

      為配合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,以提升國際化為主要指標,本系自2004年起每年邀請國際知名宗教學者來台短期講學,希望為學生營造一多國文化交流與學習的環境,並增進校園國際化氛圍。至今已邀請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沈清松教授、日本上智大學William Johnston教授、澳洲雪梨大學Edward F. Crangle教授、美國芝加哥大學Bernard McGinn教授、中國人民大學何光滬教授、中國社會科學院高師寧教授、四川大學卿希泰教授、德國宏堡大學Florian C. Reiter教授等知名學者來台短期講學,由於邀請的學者均具有國際知名度,在宗教學領域學有專精,且有豐碩的研究成果,對提升本系師生的英語能力與國際視野,及加強本系與國外學校的交流等均有顯著效果。

二、邀請對象

      106學年度本系邀請Gerald McKenny教授來台。McKenny教授為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,曾任教於美國萊斯大學,現為美國聖母大學神學系教授,其學術專長為神學倫理學、生命科技倫理學等,2018年即將出版的專書Biotechnology, Human Nature, and Christian Ethics更能反映其多年研究成果。McKenny教授於2013至2014年獲邀擔任耶魯大學講座教授,在2012年時也曾來台擔任本院勞達一講座教授,並與本系蔡怡佳副教授合作開設宗教學系博士班課程「比較宗教專題:宗教倫理」,獲得聽眾與學生的熱烈迴響,能再次邀請這位國際知名的學者來台是難得機會,相信也能繼續前次講座的熱烈情況。

三、活動內容與進行方式

       Gerald McKenny教授來台時間約一個月(107年5月21日至107年6月22日),以短期密集的方式為本系博士班學生授課,課程主題為“Religion, Ethics, and Technology”(宗教、倫理與科技),課程大綱分為五大脈絡:1) Introduction;2) Religion, Ethics, and Human Biotechnology;3) Choosing Children’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;4) Editing Memories and Extending Lives;5) Communicating by Technology。課程時間安排於每週一上午8:00~12:00與每週五下午13:30~17:30,但因其中兩週適逢端午假期與抵台時間太晚,借用兩個週三下午上課,總計有9次課程,每次4小時,授課時數共36小時。本課程以全英語進行,課程參加對象是本系博士班學生,及本系與義大利佩魯賈大學之交換生,學生人數約10名。

Gerald McKenny教授來台期間同時擔任本院勞達一講座教授,提供兩場專題演講,主題、時間如下:

勞達一講座第一場

講題:Disenchantment or Wonder? Religious Stances toward Nature in a Scientific Age

(除魅?還是驚奇?科學時代中宗教對於自然的態度)

時間:107年5月30日(三)下午1:40-3:30 / 地點: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SL301室

勞達一講座第二場

講題:Biotechnology as a Way of Life? Technology and Self-Formation

(生物科技做為一種生活方式?科技與自我形塑)

時間:107年6月13日(三)下午1:40-3:30 / 地點: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SL301室